舉手肩膀就痛?針灸能幫助緩解「肩夾擠症候群」症狀!

舉起手肩膀就痛是許多人有的困擾。根據統計,約有 16% 的人在一個月內層有肩膀疼痛的問題1。其中最常見的診斷就是「肩夾擠症候群」,約佔肩膀疾病的 36%2

為什麼會有「肩夾擠症候群」?

醫學上,導致「肩夾擠症候群」的原因還有討論空間,但常見的假說3包含:

  1. 肩峰下的空間狹窄(如下圖所示)
  2. 功能性問題:例如肌肉失衡
  3. 旋轉肌袖缺陷

誰容易患有「肩夾擠症候群」4

  • 抽菸:風險高達 6.8 倍。
  • 職業:重複性,手需要舉過肩的職業5
  • 肩峰形狀:鉤型肩峰的患者比平型肩峰的風險高 6.2 倍。
  • 睡姿:側臥睡眠的患者與仰臥睡眠的患者相比,風險增加3.7 倍。

如何診斷「肩夾擠症候群」?

醫師會透過病史詢問,理學檢查(疼痛弧、Neer 測試、Hawkins Kennedy 測試、Jobe 測試)來幫助診斷「肩夾擠症候群」。

除此之外,醫師還可能會安排 X 光、超音波、電腦斷層、磁振造影等檢查。

常見的治療有哪些?

運動、熱療、徒手治療、雷射是治療「肩夾擠症候群」中證據最充足6的項目。

其他常見治療也有部分研究7認為有一定的治療效果:

  • 固定
  • 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
  • 局部類固醇注射
  • 超音波
  • 電療
  • 彈性貼布
  • 針灸
  • 其他物理治療

物理治療搭配針灸,效果會更好嗎?

物理治療是肩夾擠症候群患者最常接受的治療之一,那麼如果搭配上針灸,治療的效果是否能夠更好?

在西班牙刊登在國際期刊的研究8中,研究人員將 425 名患有肩夾擠症候群 3 個月以上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,分別進行「物理治療 + 針灸」和「物理治療 + 安慰劑」的治療。

  • 針灸組會接受三週的「條口穴」透「承山穴」治療,並且每 5 分鐘進行一次 1 分鐘的針灸手法加強刺激。
  • 物理治療則包括熱療、徒手治療、冷療、肩胛骨動作控制教學、衛教……等等。

結果顯示,在疼痛方面,有搭配針灸的組別從治療前的 5.3 分下降到治療後的 3.2 分,並在一年後的追蹤下降到 1.6 分。(如下圖所示)

單純使用物理治療的組別疼痛的下降較少,兩者在統計上達到顯著差異。

在綜合肩膀指標中(Constant-Murley score),搭配針灸的效果也比單純使用物理治療來得好。

由此可知,在物理之療之外,搭配上針灸治療可以讓治療效果更好。

運動加上針灸,效果是否更好?

運動是治療肩夾擠最推薦的方法之一,那麼如果搭配上針灸,治療效果是否會更好?

刊登在《疼痛期刊9》的研究中,研究人員隨機將 50 位患者分為兩組,分別進行「運動」和「運動 + 針灸」的治療。

  • 運動包含棘上肌、棘下肌和肩胛骨穩定的動作。每次運動長度為 20-25 分鐘,每天兩次,持續 5 週。
  • 針灸組會額外接受兩次激痛點的針灸治療,位置在棘上肌、棘下肌、三角肌、小圓肌……等肩部肌肉。

結果顯示,在疼痛方面,加上針灸效果並沒有比較好。

然而,若是看評估項目更廣的「肩膀、手臂、手掌失能分數」則會發現:從治療後到一年後的追蹤,搭配針灸的效果都比單純運動好,並且達到統計上的差異。

總結來說,運動作為肩夾擠非常推薦的治療方法,其改善疼痛的效果本身就很好了,加上針灸並沒有加乘效果。

然而在功能上的恢復,運動搭配針灸就有更好的效果。

總結筆記

肩夾擠是常見的肩部疼痛原因之一,根據最新研究,最有證據力的治療方法為「運動、熱療、徒手治療、雷射」。

在「物理治療」(如熱療、徒手治療)和「運動」之外搭配中醫常見的針灸,可以讓治療效果更好,不管是在疼痛緩解或功能恢復都有幫助。因此,有肩夾擠困擾的民眾,若希望在西醫的治療之外有額外的治療效果,針灸或許能夠幫得上忙。

參考資料

  1. Urwin M, Symmons D, Allison T, et al. Estimating the burden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n the community: the comparativ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at different anatomical sites, and the relation to social deprivation. Ann Rheum Dis. 1998;57(11):649-655. doi:10.1136/ard.57.11.649 ↩︎
  2. Juel NG, Natvig B. Shoulder diagnoses in secondary care, a one year cohort. BMC Musculoskelet Disord. 2014;15:89. Published 2014 Mar 18. doi:10.1186/1471-2474-15-89 ↩︎
  3. Garving C, Jakob S, Bauer I, Nadjar R, Brunner UH. Impingement Syndrome of the Shoulder. Dtsch Arztebl Int. 2017;114(45):765-776. doi:10.3238/arztebl.2017.0765 ↩︎
  4. Tangtrakulwanich B, Kapkird A. Analyses of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. World J Orthop. 2012;3(1):5-9. doi:10.5312/wjo.v3.i1.5 ↩︎
  5. Chu PC, Wang TG, Guo YL. Work-related and personal factors in shoulder disorders among electronics workers: findings from an electronics enterprise in Taiwan. BMC Public Health. 2021;21(1):1525. Published 2021 Aug 9. doi:10.1186/s12889-021-11572-4 ↩︎
  6. Gebremariam L, Hay EM, van der Sande R, Rinkel WD, Koes BW, Huisstede BM.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–effectiveness of physiotherapy and manual therapy. Br J Sports Med. 2014;48(16):1202-1208. doi:10.1136/bjsports-2012-091802 ↩︎
  7. Garving C, Jakob S, Bauer I, Nadjar R, Brunner UH. Impingement Syndrome of the Shoulder. Dtsch Arztebl Int. 2017;114(45):765-776. doi:10.3238/arztebl.2017.0765 ↩︎
  8. Vas J, Ortega C, Olmo V, et al. Single-point acupuncture and physi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shoulder: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 Rheumatology (Oxford). 2008;47(6):887-893. doi:10.1093/rheumatology/ken040 ↩︎
  9. Arias-Buría JL, Fernández-de-Las-Peñas C, Palacios-Ceña M, Koppenhaver SL, Salom-Moreno J. Exercises and Dry Needling for Subacromial Pain Syndrome: A Randomized Parallel-Group Trial. J Pain. 2017;18(1):11-18. doi:10.1016/j.jpain.2016.08.013 ↩︎

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

想要了解其他疾病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