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Toggle胃食道逆流有多常見?
台灣在 1997 到 2010 年的「糜爛性食道炎」盛行率介於 5%~24.6% 之間1,2011 年的統計2則顯示「胃食道逆流」的盛行率高達 25%。各種風趣的胃藥廣告更是民眾都琅琅上口的廣告台詞。除了西藥的治療以外,你可能會好奇,中藥也能改善胃食道逆流嗎?效果又是如何呢?
胃食道逆流有哪些症狀?
根據《美國腸胃病學院》3,胃食道逆流有兩個典型症狀:
- 心灼熱 (俗稱:火燒心):從胸部到頸部的燒灼感。
- 胃酸逆流 (俗稱:溢刺酸):胃酸逆流而上到口腔,常有苦或酸味。
另外還可能有其他症狀,如:
- 胸痛
- 沙啞
- 清喉嚨
- 慢性咳嗽
- 咽喉炎
- 肺纖維化
醫師會透過病史詢問、胃鏡、胃酸偵測和藥物治療的反應來綜合診斷出「胃食道逆流」。
什麼是「糜爛性食道炎」?
根據指引中的數據,大部分有典型症狀的病人,在接受胃鏡檢查之後並不會發現食道粘膜受損,我們稱之為「非糜爛性逆流疾病」。有時候醫師會進一步讓民眾接受「食道酸鹼值」測試,來排除胃酸其實沒有真正逆流的「功能性心灼熱4」。
若食道粘膜有受傷,則稱為「糜爛性食道炎」,可以依據粘膜收損程度可以分為 A 至 D 級。
另外,胃鏡也同時可以用來檢查「食道狹窄、巴瑞特氏食道、食道腺癌」等與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疾病5。
胃食道逆流的西醫治療有哪些?
不管症狀輕重,醫師都會建議病人做生活習慣的調整,如減重、戒菸。
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中,指引建議,同時也是醫師最常開立的為「氫離子幫浦抑制劑(PPI)」。商品名稱如:耐適恩(Nexium)、百抑潰(Pariet)、泰克胃通(Takepron)、得喜胃通(Dexilant)。
它們可以減少胃酸分泌,進而緩解症狀,並讓受傷的食道粘膜得以修復。根據統合分析6,在一個月的治療後,72 %「糜爛性食道炎」和 73 % 「非糜爛性逆流疾病」的患者症狀可以緩解。
雖然目前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療效不錯,目前的證據也認為,停藥之後病情不會反彈變得更嚴重,但依然有幾個可能問題。
- 停藥之後,症狀就復發怎麼辦?
- 效果不好時,只能增加西藥劑量嗎?
- 有沒有藥物能夠讓胃跟食道之間的「下食道括約肌」關緊一點?
停藥後,症狀就復發怎麼辦?
系統性回顧7顯示,有 17% 的人在西醫治療後症狀持續,28% 的人則是會復發。另一篇研究也顯示,治療後一年復發的比例高達 30.4%8。可見,治療之後復發的狀況十分常見。
那麼中藥在停藥之後的維持效果如何?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國際期刊9發表的臨床試驗顯示:
在 90 位胃食道逆流患者中,服用中藥「吳茱萸湯」28 天,其效果與常規劑量的西藥 PPI 治療類似。胃食道逆流分數改變分別為「吳茱萸湯:24.88 分降到 9.70 分」和「西藥:21.59 分降到 6.41 分」。
在停止治療之後 28 天,西藥組回升到 11.65 分;但中藥組保持在 7.98 分。若拿治療後 28 天的數據來跟治療前相比,中藥顯著優於西藥,可見中藥在效果持續上有相當不錯的效果。
效果不好時,只能增加西藥劑量嗎?
根據指引建議:治療效果不好,可以提高劑量,如將劑量從 20 毫克提升到 40 毫克。
那既然有研究指出,中藥有類似西藥 PPI 的效果。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,是否能取代增加西藥的劑量呢?
日本《大阪市立大學》於 2012 年發表的研究10顯示:西藥 PPI 搭配中藥「六君子湯」,其效果與劑量加倍的 PPI 效果類似。兩者的胃食道逆流量表變化分別為
- PPI + 六君子湯:17.6 分 -> 12.0 分
- 加倍 PPI 劑量:15.5 分 -> 10.6 分(如下圖所示)
對西藥反應不好的民眾,可以考慮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,加強胃食道逆流的治療效果。
如何提升下食道括約肌壓力?
「下食道括約肌」能夠控制胃中的食物不要逆流到食道。因此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,除了減少胃酸以外,增加括約肌的壓力也能幫助症狀改善。
中國在 2021 年發表的研究11發現,中藥「小柴胡湯加減」在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上,效果與西藥相似。但在提升「下食道括約肌」壓力方面,中藥的效果優於西藥 PPI。
專家針對治療前食道壓力有異常的病人,進行治療前後的檢查。服用西藥 PPI 的病人,食道括約肌壓力從治療前的「8.26 上升到 13.23」毫米汞柱;服用中藥的組別,則從「7.99 上升到 16.15」毫米汞柱。
除此之外,服用小柴胡湯的組別,吞嚥不佳的比例從 83.12% 下降到 63.16%,優於西藥 PPI。
總體來說,中藥提供了「抑制胃酸分泌」以外的另一種可能治療機轉,或許能夠幫助對西藥反應不佳的民眾,有其他治療選擇。
總結
胃食道逆流是非常常見的疾病,雖然目前的西藥有不錯的療效,但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反應不好或是症狀會復發。研究顯示,有多種中藥對於症狀的改善效果類似西藥,但生理機轉卻不相同。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,可以讓胃食道逆流患者有更好的改善效果。
參考資料
- 廖思嘉、葉宏仁、柯忠旺、連漢仲、張繼森(2010)。胃食道逆流疾病之處置現況。內科學誌,21(6),381-390。https://doi.org/10.6314/JIMT.2010.21(6).01 ↩︎
- Hung LJ, Hsu PI, Yang CY, Wang EM, Lai KH. 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in Taiwan. J Gastroenterol Hepatol. 2011;26(7):1164-1168. doi:10.1111/j.1440-1746.2011.06750.x ↩︎
- Katz PO, Dunbar KB, Schnoll-Sussman FH, Greer KB, Yadlapati R, Spechler SJ. ACG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. Am J Gastroenterol. 2022;117(1):27-56. doi:10.14309/ajg.0000000000001538 ↩︎
- Weijenborg PW, Cremonini F, Smout AJ, Bredenoord AJ. PPI therapy is equally effective in well-defined non-erosive reflux disease and in reflux esophagitis: a meta-analysis.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. 2012;24(8):747-e350. doi:10.1111/j.1365-2982.2012.01888.x ↩︎
- Loscalzo J, Fauci A, Kasper D, Hauser S, Longo D, Jameson J. eds. Harrison’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, 21e. McGraw Hill; 2022. Accessed September 13, 2023. https://accessmedicine.mhmedical.com/content.aspx?bookid=3095§ionid=259856983 ↩︎
- Weijenborg PW, Cremonini F, Smout AJ, Bredenoord AJ. PPI therapy is equally effective in well-defined non-erosive reflux disease and in reflux esophagitis: a meta-analysis.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. 2012;24(8):747-e350. doi:10.1111/j.1365-2982.2012.01888.x ↩︎
- El-Serag H, Becher A, Jones R. Systematic review: persistent reflux symptoms on proton pump inhibitor therapy in primary care and community studies. Aliment Pharmacol Ther. 2010;32(6):720-737. doi:10.1111/j.1365-2036.2010.04406.x ↩︎
- Lei WY, Chang WC, Wen SH, Yi CH, Liu TT, Hung JS, Wong MW, Chen CL. Predicting factors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: a prospective follow-up analysis.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. 2019 Jul 24;12:1756284819864549. doi: 10.1177/1756284819864549. PMID: 31391868; PMCID: PMC6669842. ↩︎
- Shih YS, Tsai CH, Li TC, et al. Effect of wu chu yu tang 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: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trial. Phytomedicine. 2019;56:118-125. doi:10.1016/j.phymed.2018.09.185 ↩︎
- Tominaga K, Iwakiri R, Fujimoto K, et al. Rikkunshito improves symptoms in PPI-refractory GERD patients: a prospective, randomized, multicenter trial in Japan. J Gastroenterol. 2012;47(3):284-292. doi:10.1007/s00535-011-0488-5 ↩︎
- Li Z, Tao L, Zhang SS, Sun XH, Chen SN, Wu J. Modified Xiaochaihu Decoction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: A randomized double-simulation controlled trial. World J Gastroenterol. 2021;27(28):4710-4721. doi:10.3748/wjg.v27.i28.4710 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