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沒有比較划算
大一時,A出版社給我們一次特別的促銷機會,可以把大學會用到的中醫書籍全部買齊,當時喊出了7折優惠,因此很多人都手刀下訂了至少5本,以為自己多買多賺。但其實,這個書商平時團購也有8折優惠,也就是說這次的促銷其實只減了10%。減少10%聽起來很多,但以長遠來看,很多人最後都成了冤大頭,為什麼呢?且聽我娓娓道來:
減少10%的意思是,如果你團購買了8本,就跟之後各學期分開買7本是一樣的價格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沒買到8本,也真的大部分的人都沒買到8本,只要有1本之後發現其實不想買或不用買,你就吃虧了。
結果證明,很多科目到後來都是用其他出版社的,即便是用A出版社的,大多數人也是看共筆(全系一起做的課堂筆記)來準備考試,而不是讀課本,導致二手版出現一堆「全新」、「近全新」的書被賣掉,而賣掉的價格往往都是5折以下,實在很不划算。
最終,真正的贏家就是出版社。
雙11就是在你決策疲勞時把你攻陷
平常購物,我們一定都會評估一個商品到底需不需要買,其中有很多其實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沒買好像也沒怎樣,只是商品剛出時或看到廣告時有點心動罷了。
而雙11這種聯合促銷,就是希望一次性的把大家的腦力用光,使你達到決策疲勞。平常決策疲勞的結果是決定不要買,但雙11有時間限制,這種緊急感會讓消費者傾向無法決定時就先買,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。
因此,對於那些非日常用品,我的建議是,「一律不要買」。
你該買的東西:固定的日常用品
至於那些面紙、洗碗精、牙刷…等消耗品,如果有習慣用的品牌,就可以考慮好好買一波,畢竟貨屯不會過期,也不怕用不到。但如果是雙11看到沒用過的廠牌在大特價,而且一次就要買大量的,我的建議也是,「一律不要買」。
用這樣簡單的二分法,可以避免你因為決策疲勞而成了冤大頭。
如果你想要快樂,其實可以…
送禮物給別人或捐錢
研究顯示,同樣是1美元,花在別人身上比自己得到更多快樂。
購買體驗(如看電影、吃美食)
大家預期購買物質的快樂會大於體驗(4.41比2.9),但實際消費之後的快樂其實是購買體驗的人比較多(5.7)。
品嘗
不管是何種享受,我們都可以透過品嘗來增加快樂感。方法包含
- 回想
- 與人分享經驗
- 分享給別人
- 想想自己有多幸運
- 物理性的表達出來、笑出來(laugh)
- 告訴自己有多驕傲
- 專注在當下
想知道更多關於快樂的技巧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
《The Science of Well-Being》課程筆記
總結
雙11除了確定的日用品以外,一律不要買,也不要看,因為看了就會想買。
這篇文章其實早在5年前就想發了,但當時還沒開始寫網誌,所以到現在才發,希望有幫助到你,也歡迎提供您的想法互相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