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灸能改善「憂鬱症伴隨的失眠」,且治療後效果持續

目錄

憂鬱症與失眠不可輕忽

根據衛福部資料,台灣約有 200 萬人出現憂鬱症狀,其中約 125 萬人罹患重鬱症。

憂鬱症患者常伴隨失眠困擾,失眠不僅可能加重憂鬱症狀,也增加輕生風險及復發機率。

針灸已被證實對改善憂鬱和失眠症狀有一定的療效,這份研究更進一部的探討:對於同時患有憂鬱和失眠困擾的患者,針灸是否有改善效果?

研究結果

研究對象為 270 位同時患有憂鬱症和失眠的患者,經分組後分為三組:接受常規身心科治療、加上假針灸和加上真針灸。

治療期為8週,總共進行24次治療,每次30分鐘。

結果顯示,與假針灸組相比,針灸組在睡眠品質、憂鬱分數、睡眠效率、總睡眠時間、鎮靜藥劑量等多項指標上都有顯著的改善。

效果是否能持續?

治療後,研究人員進一步追蹤了24週,結果顯示「針灸組」的睡眠品質分數仍然與「假針灸組」有顯著差異,顯示針灸的療效能夠持續至停止治療後的24週。

針灸穴位與治療頻率

每次治療 30 分鐘,每週 3 次,持續 8 週。

  • 督脈:百會(電針)、神庭(電針)
  • 心包經:內關
  • 脾經:三陰交
  • 經外奇穴:印堂、安眠

備註:個人治療計畫應由合格中醫師評估後調整執行,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
結論

面對憂鬱症所伴隨的失眠,針灸療法已被證實具有改善症狀的效果。不僅在睡眠品質、憂鬱狀況和睡眠效率等方面有幫助,而且在停止治療後的至少24週,其療效仍然能夠維持。

除了目前常見的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外,針灸療法也是值得考慮的治療選擇。

如果您有相關需求,建議前往中醫院所尋求協助。